今年大年初一去大溪的蓮座山觀音寺,第一次看到那麼多人,連上去的階梯也都是滿滿的人,好險是慢慢的往前移動,所以還蠻快就到上面拜拜了。大溪蓮座山觀音寺從小外婆和媽媽就常來這拜拜,以前這邊路超小條的,只有單線道,也很難會車,所以大部分時間都是在馬路上塞車塞進來,這幾年開了一條大的四線道新路,就變成走階梯擠人群。
鶯歌到大溪其實很近,騎摩托車走一條沿著二高旁邊的縣道(桃60鄉道再接到台四線),路上車也不多,大約30分鐘就可以到達。拜拜完,可以再到大溪老街走一走,這幾年大溪老街、三峽老街、鶯歌老街,這三條老街大概可以一日遊吧,而且都在國道三號附近,都有交流道可以上下,所以假日滿滿的都是人和車。
蓮座山觀音寺 簡介:
資料來源:大溪觀光導覽網
【地 址】:桃園縣大溪鎮康安里下崁49號
【始 建 年代】:1801年(嘉慶6年)
【古 蹟】:內政部於民國74年(1985)指定為桃園縣第三級古蹟
蓮座山觀音寺:位在大溪中正公園南邊,主祀觀音佛祖,附祀三官大帝,故稱「觀音寺」,又稱「觀音亭」。觀音寺座落在蓮座山上,由「百步雲梯」拾階而上,為一座坐東南朝西北的單殿式廟宇,寺前老榕蒼勁、枝葉扶疏,可俯瞰大嵙崁溪寬闊蜿蜒的河階,遠眺層疊起伏的山巒。
嘉慶六年(1801年),廣東籍墾民鍾房緒見此地風景明媚,乃募建寺宇於其上,奉祀觀音佛祖,稱為蓮座山觀音寺。道光十三年(1833年),粵籍信士有感神恩庇佑,捐獻田地作為寺產,以田地每年收益作為該寺日常費用,因此香火大盛、信徒大增。
道光十五年(1835年),墾民鍾長三、鍾天富等人發起捐貲重修。此後,寺產日多,信徒益眾,信徒們乃紛紛組織「觀音會」,不僅在人力、物力上相互濟助,更多方協助寺廟進行祭祀、寺務管理等工作。
咸豐五年(1855年),觀音寺募資整修,現今仍留有當時重修遺跡者,包括山牆、窗櫺、護龍等。明治三十七年(1904年),因廟宇破損嚴重,大溪街總理呂建邦會同地方人士鍾會雲、邱玉來等人發起大溪郡管內信眾勸募活動,進行大規模整修,除重修正殿以外,並增築四角拜亭及左右附屬家屋,整修工程直到明治四十年(1907年)方告竣工。
大正十四年(1925年),呂建邦、邱漢蓮、簡水龍等人又再募金徹底修繕,使寺院益見宏麗,倍增莊嚴,並於正殿山牆墀頭下刻有「一品名山」、「萬年福地」之對聯。昭和九年(1934年),再次修建拜亭、正殿等,原為四角拜亭,改建為八卦式重檐拜亭,形成現今之寺貌。
蓮座山觀音寺於嘉慶六年,觀音寺由草庵改建為傳統廟宇建築之規模,主祀觀音佛祖,配祀粵籍墾民信仰的三官大帝。其屋頂為黃琉璃綠色剪邊,屋脊漏空,剪黏脊飾細緻,翼角龍塑與捲草生動活潑。寺之右方建有惜字亭一座,高三層,上題「奎星樓」,外圍環以八邊石欄。
蓮座山觀音寺建築本體有兩項顯著之特色。「一進式廟宇三川殿前築軒」的形制與格局,相當少見:蓮座山觀音寺是一座單殿式的廟宇,民國二十四年重建時將原廟宇之規模由「三門」擴大至「五門」,但仍維持一進。
建築上的另一大特色乃是正殿前有一個「歇山重檐」的「拜亭」,成了全寺的視覺焦點,地位也格外重要,當地民眾通稱之為「觀音亭」,在此拜亭中匠師營造了一個八角藻井,平面就必須在方形中搭起正八邊形,四點金柱距為十三尺的正方形,在柱間對角線外各置一支檐柱,而總合成八柱式的拜亭。
其次,其具有「鬥八藻井」的構造特色:在大木作方面,最值得一提的是在四點金柱上營造的「鬥八藻井」,在正方形的壽梁上搭放正八邊形的枋材,用二十四組斗栱,層層內挑,三挑後轉成十六組斗栱,再三跳後達到網心,以一個八卦符天花板做為中心的收頭。此藻井的作法在螭虎栱的風格近於漳州風格,下層第二跳八個轉角使用「回頭看」的螭虎栱;但在每跳出一層斗栱後就用天花板封住可節省栱材,又似受溪底派作法的影響。
觀音寺,百餘年來一直是桃、竹、苗三地的信仰中心,這三地的客家人士,常從此寺恭迎觀音佛祖的「香旗」回家供奉,每年的農曆新年,也是觀音寺最熱鬧的時候,與當地人士訪談中,小時後住在新竹新埔的他們,每年初一到初五,一定要到蓮座山觀音寺一趟。
以下就是真的是人擠人的照片了,好險沒有帶修修來,不然應該就會直接打道回府了。
留言列表